第174章 朕要这天下再无倭国-《拥兵百万被赐死,起兵剑指朱元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贾诩说的对。”朱栢的目光扫过众人,“这把刀,要锋利,用刀的人,更要让朕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朕的心中,已经有了两个人选。”

    “这把刀的刀刃,和握着刀柄的手。”

    “朕的心中,已经有了两个人选。”

    当朱栢说出这句话时,王鳌、贾诩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
    他们知道,接下来的任命,将直接决定这场还未开始的战争的走向,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大明未来的权力格局。

    兵部尚书秦德心中飞快地盘算着朝中现有的将领。

    北伐归来的大将中,沐春勇猛有余,但谋略稍欠,且不熟水战。张辅倒是沉稳,可资历尚浅,难以服众。老将耿炳文已经心气全无,不堪大用。至于徐辉祖……他刚刚才因为“心软”的问题被陛下敲打过,陛下还会信任他吗?

    除了这些人,似乎再也找不出能够担当跨海远征统帅的合适人选了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猜测之际,朱栢缓缓说出了第一个名字。

    “水师总兵,朕意属郑和。”

    “郑和?”

    这个名字一出,兵部尚书秦德和户部尚书张善都愣住了,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。

    郑和是谁?

    他们当然知道。

    他原本是燕王府的一名内官,在靖难之役中因为作战勇猛,为朱棣立下过汗马功劳,被赐姓“郑”。后来一直负责管理内宫的一些杂务,最近好像是在南京的龙江船厂那边当一个监工。

    可他终究是个太监啊!

    让一个太监,去担任水师总兵?去统领数十万即将组建的无敌舰队?

    这……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

    自古以来,哪有让内官挂帅出征的道理?这要是传出去,岂不是要被天下人笑掉大牙?文官集团那边更是会立刻炸开锅!

    “陛下!万万不可!”秦德第一个站出来反对,“郑和乃是内官出身,从未有过独立领兵的经验,更何况是关系到国运的水师!让他担任总兵,恐怕难以服众,军心必乱啊!还请陛下三思!”

    张善也附和道:“是啊陛下,军国大事,岂可儿戏?朝中并非没有将才,何必用一个……一个内官来担此重任?”

    两人的反应,完全在朱栢的意料之中。

    他没有看他们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贾诩。

    “贾诩,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贾诩微微一笑,上前一步,从容不迫地说道:“臣以为,陛下此举,乃是神来之笔。”

    “神来之笔?”秦德和张善都瞪大了眼睛,不明白贾诩为什么会这么说。

    贾诩不理会他们,继续对朱栢说道:“陛下用人,向来不拘一格,唯才是举。郑和此人,臣亦有所耳闻。他虽为内官,却有万夫不当之勇,靖难之时,数次于万军之中救先帝于危难。其人更是心思缜密,行事果决。陛下让他监造龙江船厂,想必也是看中了他熟悉水务,精通造船之术。”

    “更重要的一点是,”贾诩的聲音压低了几分,“郑和对陛下忠心耿耿,这一点,毋庸置疑。他无家族牵绊,无党羽之私,他的荣耀,完全来自于陛下的恩宠。这样的人,手握重兵,陛下才能真正地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做这把刀的刀刃,去执行陛下最决绝的命令,再合适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贾诩的一番话,让秦德和张善两人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他们不得不承认,贾诩说的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忠诚!

    对于这位掌控欲极强的皇帝来说,能力固然重要,但忠诚,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。

    一个对自己绝对忠诚,又懂水师,又有勇有谋的太监,比起那些盘根错节,心思复杂的勋贵将领,确实是更让皇帝放心的选择。

    朱栢赞许地看了贾诩一眼。

    知我者,贾诩也。

    他要的,就是一个绝对听话,让他指哪就打哪,让他杀光倭人就绝不会留一个活口的刽子手。

    郑和,就是最完美的人选。

    “既然没人反对了,那水师总兵一事,就这么定了。”朱栢一锤定音。

    秦德和张善虽然心里还有些别扭,但也只能躬身领命:“臣……遵旨。”

    “这只是刀刃。”朱栢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,“一场国战,光有锋利的刀刃还不够。还需要一只强而有力的,握着刀柄的手。”

    “这只手,要能稳住全局,要能镇住军中那些骄兵悍将,更要能代表朕,代表大明的朝廷。”

    “远征军总都督一职,朕意属魏国公,徐辉祖。”

    轰!

    如果说任命郑和为总兵只是让他们感到震惊,那么任命徐辉祖为总都督,则是让他们感到了彻彻底底的困惑。

    徐辉祖?

    那个刚刚在北伐帅帐里,因为不忍对“同胞”下手而顶撞了皇帝的魏国公?

    陛下不仅没有惩罚他,反而要将整个灭倭之战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他?

    这是什么操作?

    所有人都看不懂了。

    就连一向能揣摩上意的贾诩,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惊疑。他实在想不通,皇帝为什么要用一个刚刚对自己表现出“不服从”倾向的人,去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。这不等于是在刀柄上安了一个随时可能松动的开关吗?

    朱栢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,心中冷笑。

    你们懂什么?

    这就是帝王心术。

    徐辉祖是个人才,是大明军方的一面旗帜,更是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子,在军中威望无人能及。这样的人,弃之可惜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