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朕要这天下再无倭国-《拥兵百万被赐死,起兵剑指朱元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难道是觉得清洗世家的力度还不够,要再来一轮?还是说看哪个大臣不顺眼,准备抄家灭族了?

    尤其是王鳌和户部尚书张善,两人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。他们一个是文官之首,一个是朝廷的钱袋子,推恩令推行过程中,他们没少因为一些“具体执行”上的问题,和锦衣卫、西厂那边产生摩擦。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但谁知道会不会被这位陛下记在心上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胡思乱想之际,坐在龙椅上的朱栢终于开口了。

    他的声音很平静,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。

    “朕要灭倭。”

    四个字,轻飘飘的,却让殿下的四位重臣全都猛地一抬头,脸上写满了错愕。

    灭……灭倭?

    他们不是没想过。事实上,自从朱栢登基以来,以他那睚眦必报、杀伐果断的性子,对付屡屡骚扰边境的倭寇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但他们谁也没想到,会是现在!

    北伐的大军才刚刚回来,将士们身上的血腥味都还没散干净。国内因为推恩令搞得人心惶惶,上层社会一片哀嚎。国库更是因为连番的大动作,早就见了底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不休养生息,安抚民心,反而要开启一场规模更大的跨海国战?

    这……这是疯了吗?

    “陛下!万万不可啊!”

    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内阁首辅王鳌。他“噗通”一声就跪了下来,老脸上满是焦急。

    “陛下,请三思!我大明刚刚结束北伐,虽然大获全胜,但国力损耗亦是巨大。数十万将士征战数月,早已是人困马乏,亟待休整。此时不宜再起刀兵,尤其还是劳师远征,跨海作战啊!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张善也立刻跪了下来,他的脸色比哭还难看。

    “陛下,王首辅所言极是啊!臣……臣说句大不敬的话,现在国库里真的是一个子儿都快拿不出来了!北伐的赏赐抚恤还没发完,各地清查田亩、安置流民也需要大笔的钱粮。这……这要是再打一场国战,朝廷的财政,怕是立刻就要崩溃了啊!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秦德虽然没有说话,但也是一脸的凝重。作为兵部主官,他比谁都清楚跨海作战的难度。那可不是在陆地上打仗,光是战船的建造、粮草的运输、还有那变幻莫测的大海,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。
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大殿里,除了贾诩,所有人都认为皇帝这个决定太过草率和疯狂。

    朱栢看着跪在地上苦苦劝谏的几位大臣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

    他早就料到了他们的反应。

    若是连这点阻力都没有,那他们也就不是他倚重的肱股之臣了。

    他没有发怒,只是淡淡地问道:“说完了?”

    王鳌和张善对视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妙。皇帝越是平静,就说明事情越是严重。

    “说完了,就听朕说。”

    朱栢从龙椅上站了起来,缓缓地踱步到他们面前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的,朕都知道。将士疲敝,国库空虚。但你们只看到了打仗要花钱,却没有看到,打仗,同样也能挣钱。”

    他看着户部尚书张善。

    “张爱卿,朕问你,我大明一年的税收,大概有多少?”

    张善愣了一下,连忙答道:“回陛下,若年景好,天下无灾,一年各项税收加起来,约莫在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一千五百万两。”朱栢点了点头,“那朕再告诉你,倭国石见银山一年的产量,是多少?”

    他没等张善回答,便自己说出了答案。

    “三百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这还只是他们自己开采的数字。若是让朕的人去,这个数字至少能翻一倍。六百万两!”

    “一座银山,就抵得上我大明将近一半的岁入。而这样的矿山,倭国不止一座。”

    朱栢的声音不大,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在众人的心头。

    他们被这个恐怖的数字给惊呆了。

    “至于将士疲敝,”朱栢的目光又转向了兵部尚书秦德,“朕这次没打算动用北伐的主力。朕要组建的,是一支全新的水师。一支只属于朕的,纵横四海的无敌舰队!”

    “至于国库空虚……”朱栢笑了,那笑容看得王鳌和张善几人心里直发毛。

    “张爱卿,你以为朕抄了那一百多个官员的家,收缴了一千多万两白银,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了吗?”

    “朕告诉你,那不过是九牛一毛!”

    “真正的财富,根本就不在他们的府邸里,也不在京城的钱庄里。而在海上!”

    “这些年,福建、广东、浙江的那些世家大族,他们一边吃着朝廷的俸禄,一边勾结倭寇,大搞海上的走私贸易。丝绸、瓷器、茶叶,这些我大明的瑰宝,被他们一船一船地运出去,换回来的是堆积如山的金银。这些钱,进了谁的口袋?进了他们的口袋!他们用这些钱,豢养私兵,兼并土地,甚至还想着用这些钱来推翻朕!”

    朱栢的声音陡然变得凌厉。

    “朕要灭倭,不只是要抢倭国的金山银山,更是要把那些被蛀虫们偷走的,本该属于我大明国库的钱,连本带利地给朕拿回来!”

    “朕说钱够,就一定够!”

    “因为会有人,替朕把这笔军费,给出了!”

    大殿内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王鳌和张善等人被皇帝这番话里透露出的血腥和霸道,震得是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他们终于明白了。皇帝这哪里是要打仗,这分明是要借着打仗的名义,对东南沿海的那些世家大族,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、连根拔起式的豪夺!

    这一招,比推恩令还要狠,还要直接!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,终于上前一步,躬身说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“灭倭之举,一可解我沿海之患,二可充盈国库,三可震慑南洋诸番,四可立我大明天朝万世不易之国威。此乃一举四得,利在千秋的大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……”贾诩话锋一转,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跨海远征,非同小可。水师的统帅人选,至关重要。不知陛下心中,可有人选?”

    贾诩这番话,说得极有水平。他没有去讨论该不该打,而是直接跳到了下一个环节:怎么打,谁来打。

    这等于是直接将皇帝的决定,变成了既定事实。

    王鳌等人心中暗暗叫苦,知道这事已经再无转圜的余地。

    朱栢赞许地看了贾诩一眼。

    不愧是毒士,总能最快地领会自己的意t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