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但他的心中,有那套可笑的“仁义道德”的枷锁。 之前在草原上,朕让他杀鞑子,他杀得很好。但让他回来杀世家,他就犹豫了,退缩了。 这说明什么?说明在他心里,所谓的“同胞”和“异族”是有区别的。他对内心的“仁”,战胜了对君王的“忠”。 这是朕绝对不能容忍的。 所以,朕要敲碎他的这套枷锁。 如何敲碎? 很简单。 朕现在就给他一个机会,一个让他可以尽情释放他那无处安放的“仁义”和“武勇”的机会。 去打倭国! 倭寇不是你的“同胞”了吧?他们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你去杀他们,总该没有心理负担了吧? 朕让你当总都督,给你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力,让你去打一场名正言Un顺的“正义之战”。 这是对你的考验,也是对你的“恩赐”。 如果你能打好这一仗,将你心中的那点妇人之仁,彻底变成对敌人的冷酷无情,那你这把刀,朕还能继续用。 如果你连杀异族都畏首畏尾,那你就再也没有任何价值了。 朕要的,不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将军,而是一个能完美执行朕意志的战争机器。 “怎么?你们对这个任命,也有意见?”朱栢看着众人,淡淡地问道。 这一次,没人敢说话了。 皇帝的心思,他们是真的猜不透。 既然猜不透,那最好的办法,就是服从。 “臣等……无异议。”王鳌带头说道。 “很好。”朱栢满意地点了点头。 一个 eUnUCh admiral, 一个 traditiOnal dUke. 一个绝对忠诚的执行者,一个威望素著的镇场人。 一个在内,一个在外。一个唱红脸,一个唱白脸。 这两人相互配合,又相互制衡。 这支即将远征的舰队,才能真正地,完完全全地,掌控在朕一个人的手中。 “秦德。” “臣在。” “立刻拟旨。一道发往龙江船厂,召郑和即刻入京。一道八百里加急送往山东,召徐辉祖回京陛见。” “朕要亲眼看看,朕为大明选的这两位执刀人。” 南京,龙江船厂。 这里是整个大明帝国最庞大的船舶建造基地。巨大的船坞如同巨兽的肋骨一般,沿着长江岸边一字排开。成千上万的工匠如同蚂蚁一般,在这些巨大的骨架上忙碌着。敲击声、锯木声、号子声,汇成了一曲嘈杂而又充满力量的交响乐。 在一座刚刚合拢龙骨的巨船之下,一个身材高大、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正仰着头,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榫卯结构。他虽然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监工服饰,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,仿佛能看透木头深处的每一丝纹理。 他就是郑和。 自从靖难之后,他便被派到这船厂来。名为监工,实则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,默默地等待着。 他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,但他相信,那位将他从一个普通小太监提拔起来的先帝,和那位手段更加莫测的当今陛下,绝不会让他一辈子都在这里跟木头打交道。 他是一把刀。一把藏在鞘里的刀。 他在等待着那个让他出鞘的人。 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,一队身披甲胄的京营骑士,簇拥着一名手持黄绫圣旨的太监,风驰电掣般地冲进了船厂。 “圣旨到!郑和接旨!”为首的太监声音尖利,传遍了整个嘈杂的工地。 所有的工匠都吓了一跳,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跪伏在地。 郑和的心猛地一跳。 来了! 他快步从船底走出,整理了一下衣袍,跪在了那名传旨太监的面前。 “奴婢郑和,接旨。” 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内官监太监郑和,靖难有功,克勤克勉,于船舶军械之道,颇有心得。朕心甚慰。今朕欲组建无敌水师,扬帆海外,宣我天朝国威。特命尔为征倭水师总兵,总领舰队一切军务。即刻入京陛见,不得有误。钦此!” 征倭水师总兵! 当这六个字传入耳中时,郑和的身体猛地一震。 他不是因为这个职位有多高而激动。他激动的是,陛下,终于用他了!而且是用在了他最擅长,也最渴望的地方! 水师!大海! 他从小在云南长大,从未见过大海。直到后来跟随燕王南下,第一次在天津见到那片一望无际的蔚蓝时,他就被那片广阔的天地给彻底征服了。 这些年在船厂,他不仅监工,更是在疯狂地学习着一切关于航海和造船的知识。他看过无数的图纸,跟最好的老船匠请教,甚至亲自下水测试过各种船只的性能。 他早就梦想着,有朝一日,能够亲自率领一支舰队,去看看那大海的尽头,到底是什么模样。 现在,机会来了! “奴婢郑和,领旨谢恩!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郑和重重地磕了一个头,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。但他抬起头时,那双黝黑的眸子里,已经燃烧起了熊熊的烈火。 他知道,他这把藏了十多年的刀,终于要出鞘了!而且一出鞘,就要饮血! …… 与此同时,八百里加急的快马,也抵达了山东的军营。 徐辉祖正在校场上操练着他麾下的东路军。 这些都是跟随他从草原上杀回来的百战精锐,身上的杀气至今未消。按照皇帝的旨意,他们驻扎在这里,名为“休整”,实则是用他们身上的杀气,来震慑山东、南直隶一带那些因为推恩令而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。 这差事,让徐辉祖干得十分憋屈。 他是个军人,习惯了在战场上和敌人真刀真枪地干。让他在这里像个看门狗一样,用气势去吓唬一群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和地主老财,他觉得这简直是对他的一种侮辱。 他心中对皇帝,不是没有怨气的。 他觉得皇帝不信任他。 就在他心情烦闷之际,传旨的信使到了。 “圣旨到!魏国公徐辉祖接旨!” 徐辉祖心中一凛,连忙跪下接旨。 他以为,是皇帝要申斥他,甚至是要收回他的兵权。 然而,圣旨的内容,却让他整个人都懵了。 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魏国公徐辉祖,乃国之柱石,军之楷模。今倭寇犯我疆界,朕心甚怒,欲起王师问罪。特命尔为征倭大军总都督,总统一切征倭军务,节制水陆各路兵马。即刻回京陛见,共商国是。钦此!” 征倭大军总都督! 节制水陆各路兵马! 第(1/3)页